第(2/3)页 甚至他的恩师来为他主婚。 这是他的小心思,只是为了能得到霁月的消息。 然而,他的恩师很是生气,他说润泽心情浮躁、学无所成。 他说曼琳,希望她说是恪守妇道…… 或许这份婚姻,并不被祝福,一时间曼琳开始破罐破摔,婚后不久她醉心于上海的欢场社交…… 跳舞、打牌…… 激情褪去的爱情,可怜的只剩下一地鸡毛。 花费自是大的离谱,润泽只能更加努力的赚钱。 似乎这样都覆盖不了曼琳的奢靡…… 他兼职多处…… 然而 只是此刻国内政治形式变化莫测,很是动荡。 1935年,帝都的局势日益危急,为了防止突发的不利情况,红华大学秘密预备将学校转移至长沙。 学校拨巨款在长沙岳麓山山下动工修建一整套的校舍,预计在1938年初即可全部完工交付使用。 这年冬天,红华大学从火车站,连夜秘密南运几列车图书、仪器等教学研究必需品,一路南下到了到达汉口暂时保存。 等待新学校修好计划搬往新校址。 卢沟桥事变后,局势更加严重。 大学的出路在哪里? 偌大的华北可能再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? 庐山脚下,开会讨论战局。 会议结束,帝都大学、红华大学、北洋大学三校校长,并未立即北上。 华北事变后,七月日军向天津进攻。 后,日军又向北洋大学开炮。 北洋大学被毁。 不能再犹豫了! 8月三校合并,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。 10月,千余名来自三校的师生经过长途跋涉陆续到达长沙。 润泽也到达了长沙。 他写信给曼琳,但曼琳似乎并不买他的帐。 她还是在紫醉金迷的上海,过着过一日便纵情一日的生活。 她说女人不用管政治,如今的落败,早晚都得死,她只能过一日算一日。 润泽无奈。 时局之下,他又能怎样? 偶尔听到,风言风语,说是曼琳跟以为前朝贵人之子打的火热。 她不牵挂他吗? 他不牵挂她吗? 她放心的下他吗? 他放心的下她吗? 就如当年他的情场韵事一般,曼琳终于活成了曾经的润泽。 他们两个还真是般配! 只是此刻的润泽完全已无心在风月场中。 国家的命运才是他关心的。 他此刻就想当一个好老师。 他最初的梦想在恩师的怒斥下似乎又回来了。 如今的他与曼琳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…… 这年十一月一日,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。 这一天后来变成云南联合大学的校庆日。 第二年一月二十日正式开始放寒假,然而下学期在昆明上课的决议。 并且规定师生3月 15日前在昆明报到。 二月开始,迁徙昆明。 战时内地交通困难。 女同学还有部分体弱男同学由粤汉铁路到广州经香港、越南进入云南。 还有一部分同学沿着湘桂公路先到桂林,再经过柳州、南宁、越南进入云南。 甚至还有同学组成成了旅行团,行程三千多里路,历时两个月,横穿三个省市,进入云南新校。 第(2/3)页